学习专栏 | 杨兆军:深学细悟全会精神 履职担当彰显作为

杨兆军
市政协委员
济阳区委统战部副部长、区民宗局局长
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承前启后、意义深远,既凝聚发展共识,更擘画奋进蓝图,为做好新时代政协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。作为扎根基层的政协委员,深入学习全会精神后,我倍感振奋、使命在肩,对“懂政协、会协商、善议政”有了更为深刻的体悟。
一、锚定政治方向,在凝聚共识中筑牢根基
全会明确了“十五五”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,强调要坚持和加强中共全面领导。政协委员首先是政治身份,必须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,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决策部署上来。基层政协委员身处联系群众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更要主动当好全会精神的“宣传员”,通过走访民族村居、宗教场所、社区宣讲等接地气的方式,把“大政策”转化为“小故事”,让群众深刻理解全会规划的发展蓝图,在基层社会凝聚起“万众一心向前进”的强大共识。
二、聚焦中心任务,在服务大局中展现作为
全会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,部署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、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重点任务。这要求政协委员必须紧扣区域发展实际,找准履职切入点。结合自身工作领域,我将重点关注三大方向:一是聚焦乡村振兴经济发展,围绕民族乡村建设、激发民族经济活力等议题,深入基层调研,提出兼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,助力区域经济提质增效;二是聚焦民生福祉改善,紧盯农业生产、基层医疗、养老服务等群众“急难愁盼”,通过提案、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精准发声,推动政策落地见效;三是聚焦民族文化传承创新,响应全会“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”的号召,挖掘本土文化资源,为文旅融合发展建言献策。
三、坚守为民初心,在联系群众中践行使命
全会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这与政协“人民政协为人民”的初心高度契合。作为市政协委员,我将始终把群众需求放在心上,持续深化“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”要求,主动走进村居、企业、学校,倾听群众的真实诉求。扎根领域服务群众,我立足基层实际,精准对接群众多层次、多样化需求,努力成为群众信得过、靠得住的“知心人”,让政协履职真正扎根于群众之中,把群众的“心声”转化为履职的“呼声”。
四、提升履职能力,在实干担当中锤炼本领
全会提出的深层次改革任务,对政协委员的履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,我将以“本领恐慌”的危机感加强学习,既要深入钻研全会精神和政策法规,也要广泛涉猎经济、科技、文化等领域知识,不断提升建言献策的专业性。同时,坚持“不调研不发言、不深入不提案”,以扎实的调研支撑高质量建议,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履职实效,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基层实践中贡献政协委员的智慧和力量。
(市政协社教卫体和法制委员会办公室供稿)





